战国阴阳茎玉具青铜剑

2024年03月28日 09时55分   阅读:4868 次   来源:右江日报   作者:麻晓荣 刘康体    责任编辑:黄艳 【  +放大   -缩小  】

e299651e-d5c3-420c-9a37-71091f7eba05.jpg

战国阴阳茎玉具青铜剑。


  右江是岭南西江的一条重要支流,是百色人民的母亲河。右江的主源驮娘江发源于云南省广南县龙山,流经西林县八达镇,在田林县与西洋江汇合称剥隘河,往南流至云南省的剥隘圩,然后拐向东,流入百色市区,与澄碧河汇合称为右江。右江流经田阳、田东、平果、隆安,至南宁市郊江西镇同江村附近与左江相会,以下称邕江。沿右江两岸的阶地,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100多处,发现旧石器数以万计,被确定为距今80万年的古人类文化遗迹,是岭南人类活动最早的地区。右江流域两岸的一级阶地(台地)以及洞穴,散布着多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大约3500年前进入文明社会。右江经常打捞出商周青铜器,并发现早期铜鼓,是滇、越文化交流最频繁的地区。


  今天向大家介绍的是右江民族博物馆馆藏的国家二级文物——战国阴阳茎玉具青铜剑。2007年在右江出水,经征集而得。铜剑通长39厘米,剑身长27厘米,宽4厘米、格宽5.5厘米,重400克。剑首圆形,首端平,上面饰有卷云纹。扁茎为背靠背的立体人像,据人像的体貌特征,两面分别是男、女形象,故称阴阳茎。男像头部有磨损,五官依稀可见,两手垂落在腹前;女像五官较男像清晰,双手交错于胸前;人像体态修长,比例协调。剑格呈五边形,比剑身略宽,向两侧突出,饰以卷云纹。因剑格与剑首同为玉材质,故称玉具剑。剑直刃,剑腊狭,前端收聚成锋。剑身水锈、磨蚀严重,有穿孔,刃和脊稍残。


  剑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制作历史,有“百兵之君”的美誉。剑一般由剑身和剑把两部分组成,剑身前端的尖突称为“锋”,中央凸起的一条棱称为“脊”,“脊”两旁称为“从”,“从”两面的刃称为“锷”,合“脊”与两“从”称为“腊”。剑把部分圆形或扁形的把称为“茎”,“茎”末端的圆形内凹部位称为“首”,剑身与剑把连接处起护手作用的条形物称为“格”。


  《荀子·强国》说,“刑范正,金锡美,工冶巧,火齐得,剖刑而莫邪已。”意思是,要铸造一把好剑,必须剑范要正,金(铜)锡的品质要好,工艺技术要巧,合金的配方要恰到好处,若是做到这些,那么剖开器范之后,就可以得到一把好剑了,好剑也称莫邪之剑。春秋战国时期,已有质量很好的铜锡合金剑,以吴越地区生产的青铜剑为代表,堪称名副其实的莫邪之剑。成语“卧薪尝胆”的主角——春秋末期霸主越王勾践,嗜好铸造名剑,越王勾践剑就是这一时期铜剑铸造技术的经典之作。春秋晚期至战国是青铜剑最盛行的时代。锐利轻便的青铜剑在短兵相接中杀伤力极强,是战士随身佩戴、进行格斗、可斩可刺的兵器。另外,铜剑还具有装饰佩戴的功用。春秋时期,佩剑成为贵族士人的一种时尚,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孟尝君有一位食客叫冯驩,他在寄人篱下、一贫如洗的时候,只剩下一把剑,仍然用草搓绳来缠住剑把,用以继续佩戴,以显示他的身份。


  据考古材料可知,广西境内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青铜剑,出土于桂林恭城秧家的一座春秋晚期墓葬。百色境内已知年代最早的青铜剑,发现于田东县祥周镇甘莲村锅盖岭战国晚期墓葬。


  右江民族博物馆馆藏的这件战国阴阳茎玉具青铜剑以剑茎、剑格为特色,铸作精良,装饰讲究,应不是常人佩戴,也不是军队战士在沙场上厮杀的武器,可能是有一定身份的贵族士人所用。饰以立体人像的兵器,在长沙树木岭战国墓、越南清化省东山和那山等地出土的匕首上均有发现。匕首是可近身杀伤的武器。颜师古注:“匕首,短剑也,其首类匕,便于用也。”可见,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立体人像的兵器在楚地、骆越、越北等地流传使用,说明当时生活在右江流域的骆越人与今湖南地区、越南北部的先民已有接触。虽然这件青铜剑的铸造者、使用者不甚明晰,但青铜剑包含的多种文化元素,对于研究先秦时期骆越族群与周围族群交流交融,吸收外来文化,发展青铜文化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麻晓荣/文 刘康体/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