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林洋委员:深化产业园区改革 以园聚链推动百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李林洋委员
近年来,百色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市委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要求,全力推动我市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着力把产业园区打造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大平台、助力百色市“一市一区”高质量建设的主引擎、辐射带动周边经济发展的产业高地。但在我市产业园区发展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需下大力气改进。
建议:
一是优化提升空间载体,改善园区发展环境。将全市现有31个产业园区进行整合,形成1个市级园区和“一县一园”12个县级园区的空间布局。创新园区合作共建模式,通过“百色片区+”、异地孵化、飞地经济等方式,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并推动百色(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四大功能平台建设运营,引进央企、地方国企、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多元主体参与园区建设。推动港产城园区融合发展,以百色长三角(飞地)先进制造产业园为试点,探索港口、产业园区、城市深度融合发展的园区建设模式;以靖西边境经济合作区和龙邦口岸为试点,推动产业园区与边境口岸深度融合发展;以右江航运提升工程为契机,结合百色物流枢纽港建设规划,布局航道沿线港口建设,加强与平陆运河集团、北部湾港务集团等合作共建港口和沿江产业园区,形成前港后园的园区共建模式。二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园区发展活力。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市本级设立园区建设专项资金。提升行政审批效能,结合园区实际需要设立企业综合服务站(点)。建立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机制,主动“送政策上门”,提高企业知晓率。三是创新管理服务,提升园区发展竞争力。推行市场化运营模式,试行“党工委(管委会)或服务中心+公司”等管理模式,支持园区管理机构会同国资监管部门对园区运营公司实行双重考核。推动园区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搭建园区智能化服务平台以及符合园区产业特色的“互联网+”等平台,并支持企业打造一批智能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