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色市政协推动“乡村振兴 委员行动”释放叠加效能
从“四个持续”到“四维提升”
百色市政协推动“乡村振兴 委员行动”释放叠加效能
全市各级政协组织、政协委员参与实施农业产业项目55项,总投资额达20.5亿元;到乡村基层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宣讲150余场;参与消费帮扶、捐助等活动57次,帮扶款项达2351万元;开展送政策、送医疗、送教育、送技术等服务“三农”活动180场次……去年以来,百色市政协紧扣中心大局履职尽责,深入实施“乡村振兴 委员行动”,以“四持续促四提升”为抓手,推动这一委员专项行动取得新成效。
持续深化上下联动,不断提升履职合力。结合市政协班子领导挂点联系12个县(市、区)和乡村振兴联系点安排,以及专门委员会联系界别等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县(市、区)政协、政协委员依托“委员专项行动”载体,融合推进“乡村振兴 委员行动”的工作指导,引导政协委员发挥主体作用,立足岗位,发挥优势,履职尽责。其中,市政协机关乡村振兴联系点田东县龙邦村作为2024年广西深化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桂西片区)培训班现场考察点开展经验交流。
持续强化协商议政,不断提升资政水平。将乡风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作为重要履职切口,深入开展调研、协商和民主监督,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年来,市政协先后围绕“持续推进移风易俗 促进乡风文明,进一步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基”“助推绿色集成改革试点,提升林业碳汇开发价值”等开展协商建言活动,协商成果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批转落实。同时,聚焦全市在推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难点问题,组织引导委员开展调研,年内共征集到促进“三农”发展方面的提案33件、社情民意信息50多条。其中,5件提案获市委、市政府领导领衔督办;8篇社情民意信息分别获自治区政协和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并被吸纳到有关工作举措中。
持续聚焦服务产业,不断提升品牌价值。聚焦打响“百香百色”区域公用品牌知名度,分别围绕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展招商引资、协商议事、民主监督等200余次,积极协调解决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693家,产值达650亿元,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从2020年的40%增长到70%,已有68家企业获认证授权使用“百香百色”区域公用品牌,所属农产品涵盖全市460个农产品种类。在市政协示范带动下,各县(市、区)政协结合当地实际助推芒果、茶叶、沙糖桔等农特产品“突围出圈”。比如,隆林各族自治县政协积极助推野生古茶树资源开发,目前全县12万多棵野生茶树,每年可收茶青30多万斤,产值可达上亿元,可辐射带动7个乡(镇)23个村1000余户农户实现稳步增收;西林县政协引导委员企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发展壮大金秋沙糖桔产业,助力全县1.8万亩金秋沙糖桔,远销加拿大以及国内北京、上海、四川等地。
持续发挥委员优势,不断提升履职效能。丰富履职载体建设,积极推行市县政协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工作机制和《百色市政协委员履职量化考评办法(试行)》,引导委员发挥自身特长优势,投身乡村振兴实践,用心用情为写好“委员作业”,涌现出一批勇担当、善作为的政协委员。如,市政协委员陈国民创建蚕桑产业示范区5000多亩,带动11个村820户4211农户通过蚕桑产业致富增收,户均增收超过1万元;靖西市政协委员梁忠茂参与起草的《靖西酸嘢珍珠萝卜酸制作技术规程》荣获广西首届高质量团体标准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其企业入选第七批“桂字号”农业企业品牌名单。口农喜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