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思想政治根基 广泛团结凝聚各方力量
www.gxbszx.gov.cn
2020-06-23 17:25 阅读:40051次 作者:梁 程 编辑:班洁 来源:广西百色政协网
筑牢思想政治根基 广泛团结凝聚各方力量
梁 程
2018年12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民政协要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履职工作的中心环节。汪洋主席也明确提出,“要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各项工作之中”。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是对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的新要求,也是做好政协工作的前提条件。现就如何坚持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促进新时代政协新作为谈几点看法。
一、要注重“修心”,自觉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也是各民主党派的选择。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探索改革路、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充分发挥了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面临新形势,这对人民政协开展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最主要、最核心的就是要牢牢把握政治工作正确方向,坚持和加强党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领导不动摇。
坚持党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领导不动摇,加强思想政治引领,首先,要自觉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统揽工作的总纲,组织引导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根本行动指南,切实强化“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自觉践行“两个维护”,把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烙印在脑海里,落实在具体行动上,无论何时何地都真真切切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做到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其次,要紧紧围绕党委的中心工作来开展政协各项工作。中共十九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这也是人民政协履职尽责的工作指向。而对于各地人民政协来说,具体的是要紧紧围绕当地党委中心工作开展各项工作,做到紧紧跟进、主动对标、聚焦重点、找准切入、积极作为,认真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政协的每一项工作中,切实做到党委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人民政协的工作跟进到哪里,把有没有助推中心工作进程、有没有助力中心工作取得实效作为检验政协履职尽责是否到位的具体指标,做到在参与中支持、在支持中服务、在服务中助力,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新目标新任务作出积极贡献。
二、要注重“强骨”,持续加强党建引领的作用
加强政协系统党的建设,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举措。2018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对于更好坚持人民政协这一制度安排,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新型政党制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和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长期执政地位,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加强政协系统党的建设也是解决思想认识不到位、组织设置不健全、政协特点不突出、党员委员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的重要手段,人民政协是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的,政协系统的党建工作就是政协开展各项工作的最有力支撑,是政协开展各项工作的“骨”,骨头不硬、骨头松软那么其他工作也必然难以取得成效。
要加强政协系统党的建设,首先要始终牢记人民政协是政治组织,旗帜鲜明讲政治是人民政协的根本要求。要做到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执行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制度。切实做到政协年度协商计划、常委会工作报告、全体会议和常委会会议、党组重要工作等要主动向党委请示报告;传达党中央重要会议精神、执行党的重要指示和决定的情况要专题报告;重大事项和重要情况要及时请示报告。其次,是要大力推进政协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协党组织的设置,要按照《党章》和《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规定和指示,创新方式方法,采取联合建立党支部、建立临时党支部等方式推动党组织覆盖到每一个界别中。政协党组要带头做好党建的各项工作,要深入各界别指导党支部做好党建工作,做到哪里有政协委员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的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实现党的组织对党员委员的全覆盖、党的工作对政协委员的全覆盖。再次,加强政协系统党的建设还要注重发挥政协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组织和党员是开展党建工作的主体,党建工作做得好不好,跟党组织和党员作用有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有着密切的关系,政协党组织要发挥好把方向、保落实的重要作用,政协系统党员要敢于冲锋在前,带头把党的领导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穿于政协的各项工作之中。
三、要注重“健体”,努力提高履职履责的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政协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增强履职本领,着力提高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对政协委员履职能力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迫切需要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树立更强的进取意识、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努力增强自身履职履责本领,在“广泛凝聚共识”上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要广泛凝聚共识,应注重强化“三个本领”。首先,是要强化调查研究的本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政协职能的履行、作用的发挥,都是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强化调查研究的本领,就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要善于借助或者创新平台。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就是要紧跟新时代的步伐,所谓“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持续加强学习政策理论知识、专业基础知识、时代前沿知识及调研涉及领域知识等,才能不断丰富知识储备,为开展调查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要善于借助或者创新平台,用新办法、新方式多渠道的开展调研,深入一线务实的调研不能丢,但采用新技术、新平台开展调研也是很有必要,尤其要善于利用“云平台”、大数据等,强化调研的覆盖面和调研数据资料的准确性,进一步提升调研工作的质量。其次,是要强化协调合作的本领。政协不仅要联系各界别委员、群众,更要善于和相关职能部门协调合作,要善于采纳相关职能部门专业性的意见建议。政协的工作涉及面广,在很多领域上政协缺乏深入的了解,难以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这时候就需要主动和相关职能部门协调合作,做到优势互补、共推共进,提升履职效果。再次,要强化创新载体的本领。善于创新、敢于创新,是新时代的要求,也是促进履职提质增效的要求。对于政协工作来说,要注重创新载体,尤其是委员履职的载体。政协委员是政协履职的主体,委员履职便捷不便捷、高效不高效和履职载体密切相关。要紧紧围绕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等中心工作任务创新载体,针对不同的工作采取不同的工作方式、方法,强化履职成效。
四、要注重“活络”,做好联系社会各界的枢纽
人民政协是发扬人民民主、联系各方面群众的一个重要组织,“脉络”直接延伸到社会各界群众,而人民政协则是这些脉络的“中枢”。“脉络”顺不顺畅,直接关系到政协能不能真实掌握群众所想所盼、能不能准确把握问题难题根源、能不能高质量履职履责,因此,政协要注重“活络”,时刻畅通和社会各界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确保政协履职畅通,真正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践行到位。
政协要做到“活络”,首先,要充分发挥界别委员的作用。界别是人民政协的显著特色和独特优势,而每一个委员都是界别联系的“锚点”,是联系各界别群众的关键所在。委员促进政协“活络”,就是要保持与群众密切的联系,让群众时刻认为政协委员就在身边。要做到这一点,政协委员还要有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就是要深知委员身份来之不易,倍加珍惜政协委员的荣誉,以高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参与到政协的各项工作中,参与到为民办好事实事中。责任感,就是要明白政协委员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政协的号召不推辞、不回避,群众的请求不推诿、不敷衍,高质量的履职履责。使命感,就是按照“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要求,深刻认识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充分发挥委员作用。通过增强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强化委员作用发挥,也会进一步加强与群众的联系。其次,要做好密切群众工作。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更是人民政协的生命线。发挥人民政协独特优势,做好密切联系群众工作,推动人民政协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工作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是一项长期课题。特别是我们地方的政协,说到底是面对面做群众工作,离开人民群众,政协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发展的动力。一方面要求人民政协要主动深入群众。要了解民情、体察民意,不能高高在上、走形式、摆样子。要深入调查研究,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弄清群众的所需、所急、所盼,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中,以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为导向,善于表达民情、民意、民生,提出切实为民服务、为民排忧的有效之策。另一方面还要求人民政协坚定地站在党的立场上,积极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方针、路线,引导人民群众将自身的切身利益和党的中心工作充分联系起来。鼓励群众更加支持党的工作,以更高的积极性共同参与社会主义建设,通过政协的“脉络”将人民群众和党更加紧密的联系起来。
五、要注重“醒脑”,驰而不息的改进工作作风
当前我们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深化改革开放、加快高质量发展的任务艰巨繁重,广大政协委员责任重大、义不容辞。要践行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广泛凝聚共识,充分发挥政协的作用,就要求我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过硬的作风参与和推动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委员在政协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本职工作中的带头作用、界别群众中的代表作用,用政协的影响力示范力,带动所联系的群众共同奋斗。
改进工作作风,应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必须坚持求真务实。求真务实,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们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必须坚持的思想路线。政协的性质决定了政协的工作必须建立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上,无论是开展调研协商、民主监督、协商议政、社情民意反映等任何政协的工作,如果离开了“真实”二字,非但不能对党委、政府的工作起到促进作用,反而可能会影响工作的进程。因此,政协开展各项工作,就必须要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坚持求真务实,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特别是要坚持和善于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工作,切实做到亲眼看、亲耳听、亲身经历,实实在在掌握一手资料、掌握本职根源。其次,要树立一线意识、一线思维。广大政协委员要深刻认识人民政协工作是党和国家一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少坐办公室,多到艰苦奋斗的一线开展工作。带着“一线”使命,真正做到走在凝心聚力第一线、解决矛盾第一线、决策咨询第一线、协商民主第一线、国家治理第一线,真正忙到点子上、摸到关键上。再次,要突出真抓实干。政协机关不仅仅是提出合理意见和建议,更重要的是还要推动工作落实,尤其是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委员提交的重点、关键提案,必须注重跟踪和落实。落实进度怎么样,要及时向群众和委员反馈,落实中遇到什么难题,要积极配合职能部门共同解决,确保群众的述求和委员的提案件件有反馈、件件有落实,这样才能持续增强群众对政协的信任感,持续提高委员履职建言的积极性。
(作者:田林县政协办公室秘书)
(责编:陆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