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保卫战和围剿土匪武装

2021年09月16日 08时33分   阅读:312993 次   来源:右江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黄艳 【  +放大   -缩小  】
    在右江革命根据地建立初期,红七军以百色、平马、东兰为三个中心,分兵各县游击。军部直属部队及第二纵队在百色,第一纵队在平马,第三纵队在东兰。部队常分散兵力协同赤卫军开展打击围歼土豪劣绅团局武装的游击斗争,发动群众,组织农会,没收豪绅财物分给贫苦的各族农民,帮助中共右江工作委员会和右江苏维埃政府建立了县级苏维埃政权,有力地打击了新桂系军阀和地主豪绅的反动统治,使右江的土地革命斗争一步一步地深入发展。

    1929年12月17日和1930年1月24日,红七军在百色城连续击退桂西豪匪的两次进攻。

    百色城是红七军军部所在地,是桂西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它是云、贵前往桂、粤、港的交通重镇和云、贵、川货物集散地,尤其是鸦片交易的税收是广西反动统治者的重要财源。因此,百色偏属桂西却相当繁华,居民有近两万人,粤、港、云、贵、川商贾云集。在百色成为右江革命根据地的“红都”之初,桂西的股匪和土豪劣绅都视之为心腹之患,千方百计要趁红七军主力不在百色之机,将红色政权扼杀在摇篮之中。

    1929年12月17日清晨,在百色城内反动豪绅的策应下,盘踞桂西两林、西隆、靖西、凌云等县的韦武等数股豪匪2000余人枪,从百色城的北面和西面向城内发动突然进攻。股匪凭借人多路熟,三路破城,仅半个小时,就已冲到红七军军部和百色县苏维埃政府的附近,并在商业繁华街道大肆抢劫商铺财物,禁烟局的鸦片烟土和现洋也遭掠一空。百色城陷入危急混乱之中。

    当时,张云逸军长和陈豪人主任都不在百色城。留守部队是红七军军直属的特务连、机关枪连、教导大队和第二纵队一个连以及百色县工人赤卫队,共有600多人枪。在这危急时刻,为了保卫新生的红色政权,分驻各处的红军部队、机关人员和工人赤卫队立即同敌人展开激烈的巷战。军参谋长龚鹤村指挥司令部参谋、警卫人员,军教导大队长许卓率领教导大队队员,第二纵队营长冯达飞指挥机关枪连,军特务营长符录和连长李天佑带领特务连在城内外与敌人展开激战,军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叶季壮、军经理处长张逸秋带领该处干部坚守经理处,县工人赤卫队在县苏维埃政府副主席罗文佳带领下也坚守政府大院阻击敌人。全城红军指战员和工人赤卫队队员不畏强敌、英勇奋战,逐步扭转战局。经过4个小时的巷战,将城内股匪全部击溃。尔后,龚鹤村率领的东路部队把敌人赶到大码头,压过河沙滩,追至那毕渡口;许卓率领的教导大队将敌人击退到北胜街外的东坪一带;冯达飞部也把敌人驱逐到那毕渡口;符录部把敌人从大西门赶到城西郊外。战斗至中午12时胜利结束,毙敌40余人,伤敌30多人,缴获枪支20余支。红军和赤卫队伤亡80余人。取得了首次保卫百色战斗的胜利。

    是役后,红七军军部估计敌人不甘心失败,还会卷土重来,再次洗劫百色。军部从平马调一个营回驻百色城北,构筑山地工事,城内各部加强警惕和防守,随时准备粉碎股匪的进攻。1930年1月24日,桂西韦武等部股匪1000多人枪再次偷袭百色城。驻百色的红七军第二纵队二营和县工人赤卫队及红七军经理处、教导大队等早作准备,凭借城内外工事,与敌激战2个小时,毙敌营长以下70余人,缴枪120余支,西毫2000余枚,将敌打得大败。

    在百色连续取得两次保卫战的同时,红七军前委和军部决定各部队分兵游击各地,宣传土地革命,配合各县农民赤卫军坚决进攻反动豪绅的团局据点,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指导地方党组织建立苏维埃政权。1929年12月下旬,红七军第二纵队一个营在恩阳县农民赤卫军的配合下,围攻驻百峰圩的国民党恩阳县政府,俘虏县长以下数十人,缴枪70余支。东兰、河池、都安三县边农赤军联合进攻据守渔峒的土豪田德高团局;奉议、恩隆两县农赤军在红七军第一纵队一个连的支持下,进攻中山的陆元告团局据点,缴枪60余支;覃道平率领都安县赤卫营攻克古河圩,成立古河区苏维埃政府;韦拔群指挥第三纵队主力迅速肃清东兰县红水河东岸的反动团局据点后,挥师进入恩隆县北部的七里山区,调集第一纵队一个营和凤山、恩隆、奉议、都安、百色等县各部农赤军共同作战,将盘踞那冻、姜圩、燕洞等地谭典礼、邓恩高、黄贵朝、黄梅春的团局武装,解放了恩隆县七里区10多个乡,使右江沿岸和东凤两大块苏区连成一片。

    同月下旬,韦拔群命令蓝志仁指挥第三纵队一个主力连协同第三纵队第四游击大队进攻那地罗炳、韦锦城等土豪团局,解放那地、扬州、巴暮三区,成立那地县苏维埃政府,领导三个区进行土地革命斗争。

    1930年1月上中旬,黄伯尧率领凌云县农赤军协同红七军第二纵队一个连,多次打击县长纠集1000余人对县城的进攻。接着,黄伯尧、李植华、黄松坚指挥凌云、凤山两县农赤军主力进攻平乐、巴轩、牙里、芝山等地的土豪团局。李植华在凤山康里战斗中牺牲。在此期间,韦拔群带领第三纵队一个主力连和凤山、百色两县边农赤军进攻盘踞百色三都区所略罗肇修、罗肇高、韦秣邦、黄家驹等土豪团局。击毙韦秣邦、活捉黄家驹,两罗率残部逃匿,解放所略,成立三都区苏维埃政府。1月22日,覃道平、蒙元升、唐雨田奉命带领都安古河赤卫营、恩隆县七里赤卫营和江洲赤卫营联合攻打都安县都阳团局。经过三天激战,攻占都阳圩。27日,韦拔群率第三纵队主力进驻都阳圩。成立都安县苏维埃政府,任命覃道平为主席兼县赤卫常备营长。覃加紧整训农赤军,于2月中旬,带领都安及恩隆部分农赤军共600余人枪,一度攻克都安县城。

    红七军在成立初期,在各县赤卫军的配合下,围歼上述这些反动土豪团局据点,整个右江根据地形成统一的一片,根据地基本上得到了巩固,为各区、乡苏维埃政权的普遍建立和开展各项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这符合中共广东省委1929年12月25日致红七军前委指示信的精神。广东省委强调:“在右江农村中,应积极发动群众的各种斗争,前委应用正确的策略,坚决的指示群众斗争,推进而成为游击战争一直走向地方暴动,右江苏维埃区域的建立与发展,必须经过红军的游击,而各县地方暴动才能胜利。总之在右江必须发动广大群众的游击战争以与红军的游击相联系是工作的中心路线。”但在右江根据地的建设和红七军的发展方向问题上,广东省委在来信中强调:“至于发展的方面,毫无疑义的是应向着湘粤边界,只有这样才能与广东的群众革命运动和朱毛的游击战争相联系,这对于推进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有极重要的意义……现在中央已完全同意省委的意见指示你们发展前途应向着湘粤边界。”红七军前委完全接受中央和广东省委指示,因而缺乏在右江地区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和以它去促进全国革命高潮到来的深刻观念。

    (原载《百色起义史稿》第四章 红军建设和军事斗争 第89-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