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物承载的故事之二

2022年03月31日 08时55分   阅读:206872 次   来源:右江日报   作者:卢思雨   责任编辑:杨煜智 【  +放大   -缩小  】
    红色文物承载的故事之二
    一张报纸

    百色市右江区中山一路7号,右江日报社。这里有一张报纸——《右江日报》。它是最早创刊的红军报纸之一。

    2021年,当我怀揣着7月的炽热走进右江日报社,成为《右江日报》的一分子时,真切地感觉到,我离百色起义如此之近,近到可以听到那声“公开在部队和群众中宣传党的主张,发动群众。”的重要指示,近得可以时时刻刻手捧着这张传承90多年的油墨报纸,体会那一缕艰苦奋斗的墨香。

    1929年10月23日,邓小平在百色主持召开部队党的领导成员会议,会议作出了四项决定,第一条就是“公开在部队和群众中宣传共产党的主张,发动群众。”会后,为了从内心唤醒民众的觉悟,激起他们的革命斗志,创办《右江日报》,广泛宣传党和红军的土地革命政纲,推动整个右江地区工农运动蓬勃高涨。于是,11月5日,第一期石印的《右江日报》在内部秘密印发,张云逸亲自题写报名,军政治部主任陈豪人、政治部宣传科长许进负责编写和审阅重要稿件。据史料考析,12月11日举行百色起义后,铅印的《右江日报》成为红七军前委的机关报,由红七军政治部主办,在右江地区各县和红七军边队公开发行,至此,诞生了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第一份公开发行的铅印党报——《右江日报》。从此,《右江日报》公开宣传党和红军的主张,揭露国民党反动派、资本家、豪绅地主压榨工农群众的罪行,大造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舆论,民众反军阀、斗恶霸、干革命的雄心壮志如醍醐灌顶般得到激发。

    现在,在右江日报社历程展示厅,保存有一份1929年12月18日出版的第四十四期《右江日报》(原件现保存在广西档案馆)影印件。这份复制件虽然边缘有些破损、纸张也已泛黄,但是其中“深入土地革命——彻底的没收豪绅地主土地交苏维埃政府,分配与农民,使农民得到实际利益。”依然清晰可见,《恩奉群众欢迎张军长》《赤色的平马》《平马工会已腾然实现》《农协往剿向都土劣》《宣传队下乡情况》等5篇新闻形象生动地报道了当时的情景,而《赤色的平马》写道:“各单位、各团体、各乡村村民纷纷来平马各商铺购买红布、红纸,以制标语,小旗,横额等。不一时就把平马一市十年以上之红布、红纸等争卖净……”看着,读着,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因为从今以后,我可以和这份栉风沐雨的报纸一起向阳生长。

    《右江日报》虽然在1930年2月中旬因红七军主力部队北上而被迫停刊,但是因其特定的历史意义而被载入中国新闻史册。复旦大学新闻系李龙牧先生主编的《中国新闻事业史稿》中曾这样写道:“……唯一在发动武装起义时就创办过报纸的是广西右江地区。这次起义是1929年底在百色由我党已经掌握了的武装发动的正式起义,日期虽在12月11日,但10月起城市已在革命武装控制下,开始公开宣传党的主张,进行起义准备。大约就在这其间,利用城市中的印刷条件,创办了铅印的《右江日报》。”

    1952年1月1日,中共百色地委机关报《右江农民》创刊号出版,报头和题词都是原红七军军长、时任广西省人民政府主席的张云逸题写。后来,为了使报纸的名称与它所报道的内容相适应,在1958年7月29日,百色地委决定:《右江农民》从8月1日起改名为《右江日报》。于是8月1日出版的第九三O期就恢复了原来的《右江日报》报头名,在1962年1月1日第二一六三期时,《右江日报》是以“本报创刊十周年纪念”出版,张云逸还为创刊十周年题了词。

    翻开1958年8月1日的第九三O期《右江日报》,头版报名下不仅沿用了《右江农民》的期次,还在中间位置刊登了《地委关于「右江农民」报改为「右江日报」的决定》,还有《要把报纸办得更好》的社论。1970年6月1日《右江日报》停刊,后来在邓小平和自治区党委的关怀下,《右江日报》在1981年1月1日以第3921期重新复刊,沿用了1961年5月张云逸重新题写的报头。从此,作为百色地委机关报的《右江日报》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代。

    从1929年11月初发行,《右江日报》虽然经历了多次停刊、复刊,但是它从来没有停止过发展的脚步,也不曾忘却“加强党的政策、主张的宣传”初心。1999年1月1日正式改为周七刊,成为名副其实的“日报”;2006年10月8日正式实现彩色印刷和扩版,结束了77年无彩印扩版的历史;2008年1月1日推出数字报,实现网上看报;2020年2月26日对版面及行间距、字间距、字体号等进行改革……如今《右江日报》已经由一张报纸延伸和拓展成多个传播平台,实现一报(《右江日报》)一网(百色新闻网)两微(微信、微博)一端(右江日报客户端)及多个商业账号的新媒体传播矩阵,实现纸质、电脑、手机全覆盖,以图文并茂、音视频贯穿的新形式,在引领“思想”、传播“时效”、宣传“温度”、品质“爆款”上,充分体现了党媒“党味”浓、“党性”强的优势。

    2021年11月16日第17588期的《右江日报》是我担任值班编委第一次审阅的报纸。凌晨2:20,我点了报纸大样签发后,一夜无眠。那一夜,即将印刷出来的报纸就像一场早已筹备好的婚礼,我如待嫁的新娘般忐忑地等待着,既期待着快点见到,但也深怕见到。印刷出来的报纸,是我呈给广大读者的“宴席”,我寄希望于它完美无缺,但更担心出现语法错误、排版不规范、用词不当或是出现政治差错等等,使我的“第一次密接”灰头土脸。煎熬了十几个小时,终于等来了评报结果——有一处语法错误。我的第一次与《右江日报》亲密接触的不完美,让我更深刻体会到了审阅报纸的如履薄冰,如临深渊,需要时时刻刻一丝不苟,高度警惕和严谨规范,来不得半点马虎、大意和侥幸。

    2022年是百色建市20周年,年轻的百色市正以担当实干、勇毅前行、昂扬向上的姿态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右江日报》从1981年1月1日以第3921期复刊,到2022年1月1日已发行到了第17634期,也将继续以老报新颜真实地记录社会发展。

    如今,《右江日报》从创办之初,已经走过了90多年的岁月。这张报纸,见证了威震南疆的百色起义,见证了意气风发的改革开放,见证了彪炳史册的脱贫攻坚,见证了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薪火相传,从未褪去那份坚守“政治家办报和党性原则”的责任。如果说,那场起义是经年,那么这份报纸就是未来。口卢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