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物承载的故事之五一个立断

2022年04月28日 09时22分   阅读:195517 次   来源:右江日报   作者:卢思雨   责任编辑:杨煜智 【  +放大   -缩小  】
    平果市,中国铝业广西分公司,这里铸有一个立断——“广西平果铝要搞”。

    平果县是由新中国成立前的平治县和果德县合并而成。当年的果德县地处右江下游,从1926年开始,农民运动、土地革命运动、抗日救亡运动在这里风起云涌,而属右江下游北部山区的三层岗(埂),因地势险要,曾是果德县农民赤卫军总指挥部所在地,且各个时期的多个会议也在这里召开,是右江下游党委及右江下游革委活动主要地区之一。

    邓小平同志在右江地区开展革命活动期间,曾几次途经或进驻当年的果德、平治,到过三层岗(埂),一代伟人在这里留下了很多光辉的足迹。

    “来走走,这可是当年邓小平同志走过的路。”平牛屯的当地人总是那么自豪地对我以及所有到这里来的人这么说。2011年6月,借着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平果以果化镇三层岗平牛屯为起始点,推出独具特色的红色旅游线路——“红色平果·邓小平足迹之旅”,以1.89公里的徒步长度凝固和再现了“一岗会”“议军壁”“饮马槽”“邓公泉”“望狮台”“三层岗”“小平亭”“邓小平曾经住过的屋舍”等历史风云。走在邓小平同志走过的羊肠小道上,看着1930年7月伏击滇军的“鹧鸪坳战斗”战场旧址,我们的心就会往下沉,那些历史事实就会往上长,越来越近,最后交织在一起,形成一股精神力量向四周扩散。

    “平果,并不是一直都这么美丽、朝气。”平果人有时候也很谦虚,“平果以前虽然俯拾皆是铝土矿石,但是我们不懂它的值钱,也不懂把它搞成钱,我们都用来建房子、垒猪圈、砌台阶,祖祖辈辈守着‘银饭碗’饿肚子。”是啊,以前的平果也是穷县,也曾是全国贫困县。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的号角吹遍神州大地时,平果铝土矿开发才燃起希望,但也仅仅是希望。因为虽然中央和广西有关部门对平果铝项目进行论证,但是就在各项准备工作一一就绪之际,却因电力和资金方面的问题,平果铝项目再次陷入搁浅危机。

    “此时,多亏有了邓小平同志的一锤定音,当机立断。”平果人永远不会忘记那个上午。1986年9月13日上午,一直心系百色革命老区发展的邓小平,在得知平果铝项目启动资金尚无着落时,再一次以超凡气魄拍板立断:“广西平果铝要搞。”由此,平果铝一期工程获批引进七个工业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使曾经寂寂无闻的小县城,一下子吸引了全国上下的目光,开启了飞速发展之路。

    “你一定要去看看那座塑像,那句话。”我的平果同学曾一遍又一遍地叮嘱我,生怕我错过那个历史性时刻。我怎么会错过呢?这可是全国唯一一尊铝制邓小平塑像,这可是那个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说的话啊。

    在中国铝业广西分公司,我见到了目光慈祥、身姿矫健的邓小平塑像,基座上醒目写着的“广西平果铝要搞”令我热血沸腾。“广西平果铝要搞”“尽快在百色举行起义”的决断情景在眼前、在耳边更迭。一个是在1929年11月的百色,一个是在1986年9月的北京,虽然时隔57年,相距万里,但是25岁的邓斌和82岁的邓小平一样把话说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就是这几个字的铿锵落地,一座现代化大型铝冶炼企业才迅速崛起于右江畔,使平果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实现了“借铝”起航的飞跃。1990年平果铝开工建设前,平果财政收入1000多万元,仅十多年的时间,平果就将“银饭碗”锻造成了“金皇冠”,一跃成为广西首富县,连续12年入围“中国西部经济百强县”,2020年完成撤县设市,2021年财政收入率先突破30亿元大关。

    邓小平同志领导的百色起义,使我们腰板硬起来;邓小平同志立断的“广西平果铝要搞”使我们口袋富起来;邓小平同志“一位老共产党员”的捐款,使我们的娃仔有书读,聪明起来。百色人常说的几句话,这是最朴实的话语,却也是最真挚的感情。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如今,“一围青山一江水,半城绿树半城楼”的百色正迎着朝阳欣欣向荣,百色起义、《右江日报》、邓政委的马鞭、“一位老共产党员”的捐款、“广西平果铝要搞”……一粒粒闪亮的种子,在右江畔、漫山遍野璀璨夺目,指引我们,守住初心,再出发。口卢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