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市打好数字建设“六张牌”构建发展新格局
近年来,我市坚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刻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实施大数据战略,建设数字百色,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
突出高位推动,打好谋划布局牌。成立领导机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高规格召开数字百色建设大会,动员全市上下把握契机、主动作为,全面推动数字化变革和发展。结合百色实际,成立工作专班,研究出台《数字百色建设规划(2020-2025年)》,实施数字百色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为数字百色建设擘画蓝图。坚持促进发展和监管规范并重,相继出台百色云、电子政务外网、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等管理办法,构建加快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百色国际金融科技产业园入园企业扶持等政策体系,推动各级各部门数字经济、科技创新、数字政府、数字社会等领域科学发展。
突出夯实基础,打好保障设施牌。围绕数据、网络、平台三大要素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数字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实施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会战三年行动计划和基础设施补短板“五网”建设三年大会战。2021年,百色率先完成全市城市、乡镇双千兆网络覆盖,成为全国首批“千兆城市”。全市骨干网、LTE网络实现100%支持IPv6。全市建设5G通信基站3083个,投资额6.4亿元,基本实现5G网络全覆盖。全市1794个行政村(社区)实现广电光缆和广电宽带全覆盖。建成壮美广西·百色市云、数字政务与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中国(西林)商用大数据中心等重大项目,全市数字基础设施快速演进升级。
突出激发活力,打好数字经济牌。推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促进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成功申报国家区块链试点,推进区块链行业融合应用,加快培育数字经济新动能。实施“引企入百”工程,引进京东科技、华为、中数科、星游在线等互联网龙头企业入驻百色,助力培育数字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建设京东(百色)数字经济产业园,多家互联网平台企业入园,数字产业生态链不断加大。目前,全市规模以上数字经济企业有4家。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规模以上数字经济营收达7亿元。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铝产业生产线智能化升级改造。华润水泥(田阳)有限公司5G+智能制造项目,获得第三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工业互联网专题赛一等奖。
突出高效协同,打好数字政府牌。推动数字技术在政府管理服务中融合应用,促进政府职能转变,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建成智能政务服务大厅,目前全市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100%,政务服务24小时自助服务区,可全时段自助查询、办理政务服务事项1384个。在全区率先建成智能审批系统,实行企业开办“全市通办”,今年上半年,全市市场主体累计总量达24.81万个。建成“一中心两平台三应用”智慧应急系统,实现应急指挥网络横纵贯通,诸多领域态势感知,应用实战保障有力的信息化格局。建成智慧城管平台,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业务协同,构建了全市大城管工作格局。
突出融合应用,打好数字社会牌。推进数字社会和数字民生建设,实施数字社会建设行动计划。疫情防控期间,发挥信息化和大数据排查、协查、管控作用,助力疫情防控科学化、精准化。建设移动端民生服务平台,推动更多民生服务事项向移动端转移,推动企业和群众办事线上“只上一张网”,现场“最多跑一次”。建设百色市技术防控网、警务指挥“一张图”和社会管理综合智能应用云平台信息化项目,助力社会安全稳定。建设智慧停车项目,推动城市停车设施运营实现数字化云平台管理。建设城市大脑、智慧社区、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凌云、智慧农业示范项目和北斗商贸物流、组工大数据平台等项目,提升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重点民生领域水平,丰富数字化生活场景和体验,打造新型数字生活。
突出开发利用,打好数据管理牌。统筹做好数据开发利用和安全保护工作,打破数据孤岛,充分释放数据红利。推进政务数据“聚通用”,归集各类数据资源和应用系统“上云”,实现全市48套非涉密信息系统100%迁移上云,3个非涉密业务专网100%与电子政务外网互联互通,原来分散在不同条块的7212个政务服务事项与自治区一体化平台100%对接,为数据汇聚交换扫清障碍。全市通过自治区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发布640个目录,挂载695类超2610万条数据;通过自治区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发布410个目录,挂载数据超2000万条。从制度法规、标准规范、应用实践和支撑技术等方面多管齐下,加强数据治理,净化数字生态。积极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工作,提升数字产业链价值。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全面开展安全可替代工程,健全网络安全信息共享和工作协同机制,筑牢数字安全防护屏障。 □程瑞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