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多点发力做好邦亮长臂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

2023年03月22日 09时05分   阅读:87763 次   来源:右江日报   作者:黄 悦 蒋正宪   责任编辑:卢晓丽 【  +放大   -缩小  】

  广西邦亮东黑冠长臂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靖西市境内,总面积653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整个保护区与越南北部重庆县高原地带相毗邻,属典型的、原生性较强的喀斯特石山季雨林地形地貌,保护区主要保护的对象为东黑冠长臂猿。东黑冠长臂猿属国家级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全球性极度濒危级物种,约22群134只,邦亮保护区内有5群33只。一直以来,我市采取多项措施做好邦亮长臂猿国家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工作。


  创新宣教方式,增强保护意识。2022年,我市结合爱鸟周、世界环境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国际长臂猿日等特定时间节点,通过进村入户发放宣传资料、微信公众号推文、线上有奖答题、线上直播等方式宣传保护区的资源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森林防火知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知识,发放森林防火宣传单1万余份、宣传手册2000本、宣传生活用品500张,广播宣传80场次,在重点林区、重点路口等地悬挂宣传标语横幅60条。为让更多人了解邦亮保护区,了解东黑冠长臂猿保护情况,还在主流媒体平台大力宣传东黑冠长臂猿保护成效,相关保护工作典型案例在《人民日报》、中新社、广西云客户端等媒体刊发;2022年3月3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由邦亮保护区与广西广播电视台、哔哩哔哩、缤纷自然(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方舟·东黑冠长臂猿》纪录片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2022年“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国际影赛荣誉奖,该片是当年唯一代表中国在联合国上获得的奖项。


  加强部门联建、强化巡护执法。邦亮保护区积极主动与靖西市检察院、靖西市森林公安部门和壬庄边防派出所等执法部门沟通联系,创新开展部门联合联建,形成合力,以共同保护东黑冠长臂猿为目标,成立了国内首个“东黑冠长臂猿联合护卫队”,通过成立联合巡护队伍,开展联合巡护执法,严厉打击破坏保护区资源的违法犯罪分子,有效解决了执法困难的问题。一年来,联合护卫队共处理各类违法人员36人次,强力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使保护区野生动植物破坏案件呈明显下降趋势。


  推进跨境合作,打造合作典范。2022年邦亮保护区和越南重庆保护区举行2次跨境联合保护线上交流会,就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管护、森林防火、保护宣传、栖息地恢复等方面的经验和方法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双方相互提供保护经验借鉴,交流会取得丰硕成果。交流会还达成了一个重要共识,共同出台《中越东黑冠长臂猿保护行动计划》(中越文版),首次明确中越双方共同保护的奋斗目标,共同制定行动方案以及共同采取的保护行动措施,是中越联合保护行动的指南,为今后5年至10年内开展的一系列跨境联合保护提供保障,对如何更好地保护东黑冠长臂猿具有决定性意义。该行动计划更是成为世界各国之间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的参考范本,中越跨境联合保护东黑冠长臂猿的成功案例为世界加强生态环境合作提供经验借鉴,树立了典范。


  开展科研监测,为更好保护提供依据。2022年,邦亮保护区监测队全年完成东黑冠长臂猿野外监测12次,平均每月1次,平均每月进山监测7天,全年12个月主要针对在国内活动的5群东黑冠长臂猿进行种群动态野外监测,通过加强监测进一步掌握长臂猿动态规律,G1群东黑冠长臂猿,现群体中个体数量为6只;GM群东黑冠长臂猿,现群体中个体数量为6只;GL群东黑冠长臂猿,现群体中个体数量为7只,2021年12月新增一只婴猿。2022年监测观察结果显示,邦亮保护区东黑冠长臂猿现共5群33只(含1只独猿),监测结果表明,邦亮保护区东黑冠长臂猿种群数量在缓慢增长。保护区将加强对监测数据作进一步详细分析研究,为下一步保护措施和保护方向提供科学依据。 □黄 悦 蒋正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