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坝上听水
在我家乡阳圩镇附近的山谷里,耸立着一座大坝,几里外都可以看到坝上“百色水库”(百色水利枢纽的简称)几个丹红大字。艳阳下,坝内水波闪耀着金色的光芒,壮阔的流水欢腾着,流到坝前掀起一朵朵浪花,弹奏出一曲曲斑斓梦幻的华彩乐章,然后携着美妙的歌声向前方一路飞去。
我在坝上安闲自在地徘徊着,鸟瞰家乡的大地,倾听着奔来流水亲切的诉说,自己的情思像是奔涌着的骀荡春风,在通往历史的深处,翻卷着万千的感慨。我知道,无论是多少年的流光逝水,还是灿烂奔放的青春节拍,它们都回旋着澄澈的感叹和沧桑的沉思。我侧耳细听坝里坝外的潺潺水声,回想当年洪水的肆虐、百色水利枢纽建设者的艰辛,遥望右江河流年的画卷,沿着美丽的河岸,一点一点地触及着那一道道时间的屐痕,在这水声中放飞着一朵朵迤逦的遐想浪花……
伫立大坝上极目远眺,满目碧绿,鸟儿翱翔。我一个人默默地倾听着这里的流水声,细读那卷辛酸的历史。2001年7月4日,“榴莲”“尤特”台风扑来,右江发生了8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在百色市中心城区,江滨一路的楼房二楼以下、大码头、百胜街的很多房子都被淹没在滔滔洪水之中,右江河被迫封航……
当年10月,百色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建设。2005年8月工程下闸蓄水后,至今已拦蓄洪水13次,累计防洪效益达70亿元。工程全面完工后,与南宁、贵港堤防工程的联合运用,将南宁和贵港两市的防洪标准提高到近100年一遇;通过百色、老口两座水库的联合调度,将南宁市防洪标准提高到近200年一遇。百色城区拓展了用地空间,沿江两岸建起了休闲健身步道、公园绿地、亲水平台等公共活动空间和公共服务设施;百色城区江滨一路、江滨二路、江滨三路,还有城东路上高楼林立;美丽的右江河上,“小平一号”红船满载着游客来回观光,而点点白帆则在江面上悠然地徜徉着;当年洪水重灾区三江口、河边岸上现在是车流如织,处处洋溢着人们的欢歌笑语……
百色水利枢纽是珠江流域的防洪控制性枢纽,防洪兼顾发电、灌溉、航运、供水等的综合利用,将本来桀骜难驯的剥隘河、右江河打造成了点亮万家灯火、灌溉万顷良田、畅通千里航道的幸福河,让右江流域岁岁安澜、百色人民幸福安康。
现在,我脚下的大坝深深地镶嵌在这美丽的土地上,昼夜兼程的剥隘河穿过崇山峻岭奔流到坝内稍微停歇,转而流入大坝左岸的地下发电厂,厂房内的4台总装机容量540兆瓦的水轮发电机组源源不断地将水能转换成强劲的电能。这些电能不仅给百色城市乡村带来了辉煌的灯火,还输入电网给百色人民带来妙不可言的效益。
百色水利枢纽还参与珠江防总开展的压咸补淡应急调水和枯水期珠江骨干水库调度,抑制咸潮上溯,保障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供水安全。
时值正午,在大坝上孤独地坐着,我千遍万遍深情地回忆着,亲身经历枢纽建设前期工作的情景如今还历历在目。当年前期工作涉及库区淹没的滇、桂两省(区)3个县(区)12个乡镇移民的动员搬迁和安置,工作难度很大,但百色各级党委、政府坚定不移地把移民搬迁安置好,把群众生产生活安排好。今年春节,鞭炮烟花的硝烟还没有散尽,我们就走进了右江区汪甸瑶族乡两琶移民新村,只见村外漫山遍野的花树芬芳;走进村里,楼房错落有致,道路笔直,各种生产、生活设施齐全。农家书屋里,七八个年轻人正静静地看书……村里的老朋友告诉我,靠党的富民政策,靠政府的移民措施,村里积极种果、养猪,发展特色产业,还利用电商平台对外销售农产品,实现了全村群众增收和村集体经济的同步增长……
这些日子,我又翻开了百色史志而得知,剥隘河、右江河不仅是广西重要的通航河流,而且还是滇、桂地区对外主要的通道。旧时百色至南宁河段河道狭窄,一般船舶勉强通航,枯水期还需减载甚至停航。百色水利枢纽蓄水将水位抬高后,千吨级船舶可以从百色直达粤港澳大湾区,也为云南人民实现通江达海创造了条件。两年前,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工程又开工建设了,这标志着云南、广西水运通道的关键工程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这一工程竣工后,剥隘河、右江河就是西南地区走向大海的“黄金水道”。
作为土生土长的百色人,我长年驻足这块土地,长年注目奔流的剥隘河、右江河上的万里船,长年追寻曾经原野山川珍藏的千年古梦。我明白,自己心中的剥隘河、右江河,自己脚下的大坝,自己眼前大坝里的浩渺烟波,正承载着父老乡亲们对五谷丰登的热切祈望、对国泰民安的美好向往。
我常在这个大坝上流连忘返,极目远眺,目睹右江河在向百色人民致以亲切的问候之后滔滔东去。我喜欢漫步河边,倾听那悠悠流去的波涛带给我们的美好祝福…… □罗荣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