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永库委员:关于突出优势,向海图强,积极融入平陆运河经济带发展的建议

2025年04月09日 11时23分   阅读:12673 次   来源:广西百色政协网   作者:鄢永库   责任编辑:农海华 【  +放大   -缩小  】

关于突出优势,向海图强,积极融入平陆运河经济带发展的建议

——鄢永库委员的发言


  平陆运河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条通江达海的国家级战略工程,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建成后5000吨级江海直达船可从西江内河港口直通中国沿海港口和东南亚主要港口,西南腹地的货物经南宁直达北部湾港的航程将缩短约563公里。平陆运河和黄桶至百色铁路建成后,右江将成为西南地区江海联运直达北部湾港最短、最经济、最便捷的出海路径。对百色而言,作为右江流域的重要节点,积极融入平陆运河经济带发展是从“内陆地区”迈向“向海经济”的历史性机遇。当前,平陆运河建设已进入高峰期,2024年以来多个关键工程节点取得突破。2025年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以“坚持‘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为主题,强调了“加快建设运河经济带,统筹布局航道、港口、码头、园区等,最大限度发挥好运河辐射带动作用。”在此背景下,百色需以更高站位抢抓机遇,以右江航运提级为突破口,统筹政策、基建、物流、产业四大领域,将“向海图强”的蓝图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


  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规划完善政策,为全面融入平陆运河经济带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加快编制专项规划。认真研究《广西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和《平陆运河经济带规划》,加强与上级相关单位和部门对接联系,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与指导,统筹市发改委等相关部门,结合百色右江流域资源和产业禀赋,加快谋划产业布局、港口功能分区、航线规划等,编制《百色市右江航运经济带发展规划》,并纳入“十五五”规划编制内容统筹推进。二是加强合作与协同。围绕公铁水海联运体系建设、内河航线设置、近远洋航线开辟、集装箱一体化运营、航运信息共享等方面,加强与平陆运河集团、北部湾港集团的合作洽谈,积极参与合作框架;同时,强化与南宁、钦州等平陆运河核心城市协同机制,推动跨区域产业协作和资源共享。三是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围绕产业发展、企业进驻、项目落地所需的财政、税收、土地、金融、人才等要素保障,系统梳理上级扶持政策和市本级现有政策,有针对性出台《百色市沿河产业扶持政策》,并参考广西统筹财政资金支持通道建设的经验,设立“右江航运发展专项基金”等,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港口和物流园区建设。


  二、加强航道码头建设,为高效融入平陆运河经济带发展夯实基础


  一是加快推动右江航道提级改造。抢抓国家加大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组织有关部门对右江航道提级改造在促进边疆民族区域发展、提升西南地区出海效率等方面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进行充分论证,争取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加快推进右江航道Ⅲ改Ⅱ项目申报工作。二是加快建设右江航运提升工程。推动右江航运提升工程纳入自治区重点支持项目,争取国家部委在航道疏浚、港口建设等领域的资金和政策倾斜;加快对辖区流域内等不符合航道净高、净宽要求的桥梁进行拆除重建或改造提升;加深航道水深,清除河底淤泥、礁石;推广船闸自动化、智能化控制系统,改造提升金鸡滩船闸;加大码头建设力度,对现有码头改造升级,加强与国际港口的合作与交流,全面提高航运码头建设水平。三是构建多式联运体系。加快推进黄桶至百色铁路等骨干交通项目和重点港口铁路专线建设,连通西南出海的主要运输线,实现“水铁无缝衔接”;依托南宁国际铁路港和中新南宁国际物流园经验,建设百色公铁水多式联运中心,积极打造百色连接西南出海物流枢纽。


  三、加强物流枢纽建设,大力推动多式联运多方合作保障高效流通


  一是建设右江流域物流枢纽。在右江、田阳、田东、平果等四县(市、区)沿江节点布局建设一批冷链物流园区和矿产、农产品集散中心,配套预冷库、分拣线等设施,解决芒果、蔬菜等农产品“出山难”问题;参考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模式,开通百色至北部湾港的农产品专列;借势中越跨境班列,推动延伸至百色,利用凭祥口岸“智慧口岸”建设成果,扩大跨境物流规模。二是优化通关与物流服务。结合百色实际,参考南宁海关“船边直提”“抵港直装”等便利化措施,出台百色相关便利化措施,探索与平陆运河经济带沿线城市共建“单一窗口”,实现物流信息互联互通。在右江区规划建设综合保税区或保税物流中心,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三是鼓励开放合作拓展辐射范围。加强与西南地区重点城市间的物流合作,携手组建港航物流公司或物流联盟,拓展腹地货源,吸引更多货物从百色入水出海;积极拓展国际物流通道,鼓励物流企业与国外知名物流企业合作,在我市设立国际物流园,在境外设立物流节点,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奠定坚实基础。


  四、加强沿河产业带发展,努力推动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有效转变


  一是壮大特色农业与深加工产业链。将右江区、田阳区、田东县、平果市等沿江城市和德保县、靖西市、那坡县等沿边城市,作为我市融入平陆运河经济带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充分利用RCEP框架下的农产品零关税政策,通过陆海两个通道大力发展面向东盟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利用西南地区丰富的果蔬资源和进口东盟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果干、果浆、冻干、调料、预制菜等产品,构建“原料进口—精深加工—品牌出海”的全产业链条。二是布局新兴战略产业。依托平陆运河“氢走廊”规划(重庆—贵州—广西线路),在右江流域布局氢能制储运设施,发展氢燃料、电池物流车等配套产业;对接北部湾临港工业,承接石化、新能源材料等产业转移,打造“前港后厂”模式,建设一批紧邻港口码头的产业园区和物流园区,大力发展口岸物流、保税物流和新材料、新能源、化工、电子制造、汽车配件、食品加工等重点临港产业集群,形成“港口+制造”协同效应,使物流与加工协同发展,将通道经济有效转化为产业经济。


  (发言人工作单位和主要职务:民革百色市委员会主委    界 别:民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