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我市红色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2014年07月03日 11时15分   阅读:555291 次   来源:广西百色政协网   作者:马 琳   责任编辑:曹东方 【  +放大   -缩小  】

   近年来随着我国各地红色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各红色旅游区以建国、建党、革命纪念日等纪念活动为契机,不断发展创新,并且在非纪念日也积极开拓与发展市场空间,形成了红色旅游热潮。红色旅游的兴起,带动了红色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其开发过程就是将潜在的红色旅游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的旅游产品并带动产业发展的过程。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发动和领导了著名的百色起义,给百色老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红色遗产”。如今,这笔“红色遗产”带动了红色旅游,正成为百色发展引擎。为红色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市场空间的开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缺乏认识、经济发展不充分等原因,百色市红色旅游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百色市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
  
  旅游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把红色旅游资源汇入旅游产业中,通过革命精神和旅游的有机结合,就产生了“红色旅游”新型旅游模式。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各地的红色旅游业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推动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伟人邓小平领导的百色起义使百色名扬海内外,成为我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百色更是拥有红七军军部旧址、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红七军政治部旧址、红七军红八军会师旧址等众多革命遗址。多年来,百色市委、市政府十分珍惜这笔珍贵的革命遗产,认真按照中央有关文件要求,紧紧抓住机遇,不断完善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以“邓小平足迹之旅”为主线的红色旅游活动。自1999年以来,我市先后投入1亿多元重新布展了百色起义纪念馆,修葺红七军军部旧址、解放街,恢复其古色古香原貌,新建红军桥、铜鼓楼、南阁亭等纪念场地,修建邓小平手迹碑林园,挖掘和丰富“红色之旅”文化内涵。2005年和2008年,我市又先后两次投入大量资金,对市区内红色旅游景区进行改扩建,整合红色旅游系列资源,建设百色起义纪念公园,将原来分散管理的一些红色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建设解放街、百色起义纪念馆、纪念碑、红军码头以及邓小平手迹碑林、思源林等于一体的百色起义纪念公园红色旅游核心区。这一系列举措使百色的红色旅游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如今,每到节假日,我市各主要景区内热闹非凡,部分景点一度出现饱和状态。“十一五”期间,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百色旅游业呈现出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百色旅游逐渐崛起成为广西旅游新的一极。
  
  二、当前百色市红色旅游发展状况分析
  
  (一)主要亮点
  
  1.借着建党90华诞的有利时机,广西西部旅游联盟和市旅游局提出了“是谁让我们过上幸福生活?感恩祈福——沿着小平足迹到百色”的红色宣传口号,并精心策划“感恩祈福红色之旅” 的旅游线路,受到了全国各地旅行社的青睐。
  
  2.穿上“红军服”,套上粗布鞋,手持五星红旗,高唱红色歌曲……2010年11月25日,在百色起义纪念碑前,来自广西各地的600多名青年团员激动地踏上“邓小平足迹之旅”。
  
  3.在百色起义纪念馆,北海中洲旅行社导游苏方红说:“在广西,以前是北海的旅游比较火。现在,百色靠红色旅游赶上来了。我每个月至少要带两个团过来。”
  
  4.时任百色市市长谢泽宇介绍,旅游业已成为百色的支柱产业之一。从2002年到2008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数从120万人次增长到581.1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从2.78亿元增长到30亿元。2008年,百色市旅游综合收入占全市GDP的6%,占第三产业总额的40%。
  
  5.近年来,百色市还聘请高资质规划单位对红色旅游资源全面调查。
  
  6.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局局长陈建军介绍说,目前,百色境内各类重要旧址、遗址、陵园、纪念碑有近百处,与百色起义有关的历史遗存有40多处。广西通过重点打造“邓小平足迹之旅”和“重走红军长征路”两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促进了旅游业发展。
   
  (二)红色旅游吸引外来投资,拉动第三产业,拓宽致富门路
  
  1.广东南海绍祥铝业公司总经理刘孟军在百色投资3亿元创办亚洲铝业公司,在平果县发展铝材加工。
  
  2.广东佛山劲达纸业、广东东送电力等公司,在百色的投资都在2亿元以上。
  
  三、百色市红色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
  
  百色市有着深厚广博的红色资源,这片英雄热土所哺育的英雄儿女及其英雄事迹,故事听不够,遗存看不完.并以百色地区为中心的“左右江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百色风雷,两江红旗”进入《2004- 2010 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所提的培育12 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但是我们仍然觉得地方政府对红色旅游发展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因为我们出外地去旅游时,当别人问我们从哪里来时,我们说广西,他们就说他们只懂得广西桂林(这类经常碰见),说明政府没有做好宣传,没有打造出红色旅游精品,因而知名度不高。
   
  (二)开发资金缺乏
  
  百色位于广西西部,总面积3.63万平方公里,全市辖12个县(市),183个乡镇,总人口近400万。百色是后发达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是典型的山区,山区占总面积95.4%(石山占30%,土山占65.4%),耕地面积275万亩;是全国18个连片贫困地区之一,10个县为国务院定贫困县,2个县为自治区定贫困县。该地区土地资源由于长期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致使山区资源浪费严重,水土流失加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严重影响了山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导致百色市经济基础薄弱,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缺少必要的资金。
   
  (三)旅游业发展滞后
  
  由于我市旅游业起步较晚,各部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象较为严重,难以适应具有很高关联度的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旅游业的对外开放程度不够高。旅游促销滞后,短期促销行动较多,长期持续的行动较少;缺乏健全的分销渠道和销售网络;公共关系与网络媒体等现代促销手段有待进一步改善。
   
  (四)旅游专业人才缺乏
  
  旅游管理机构、旅游公司或旅游景区等旅游业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合理,旅游专业人才不足,造成旅游景区景点开发建设的品位低,不利于旅游业的发展,缺乏旅游核心竞争力。
   
  (五)各红色旅游景点发展不平衡
  
  百色的红色旅游专项规划早已立项,有的景区点也编制完成了建设规划,但大部分红色旅游景点还没有编制自己的开发建设规划。在众多的红色旅游景点中,除少数开发的起步较早、景区建设稍具规模外,大多数还处于待开发状态。
   
  (六)红色旅游活动形式较单一、吸引力不足
  
  受资金限制,大多数红色旅游景点档次不高,展览内容陈旧、手段单一,未能摆脱图片加文字的简单模式,互动性、参与性不强,以橱窗、实物展示等静态的呈现方式居多,这种形式既不生动又不活泼,对于旅游者而言缺乏吸引力,难以引起旅游者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共鸣及互动,旅游者参与程度极为有限。尽管从内容上看,这些红色旅游旨在让游客感受红色文化及革命历史,是高尚而积极的。除了突出其“红色” 的特点外,还应注重娱乐性和消遣性。 才能促进红色旅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七)景区配套设施不够完善。
  
  百色市的大交通不是很发达,境内一些从主干道到红色旅游景点的连接路段不通畅,许多景区内的水、电、路的配套建设滞后,景区内的旅游厕所在数量和质量上大都达不到标准。特别是在目前全国红色旅游突飞猛进发展的这一阶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落后则成为制约红色旅游发展的一大“瓶颈”,而且这个问题直接影响到革命老区的脱贫致富和红色旅游景区的长足发展。因此,加快进行红色旅游景区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八)红色旅游产品在全市旅游产品体系中仍属于:“跟着角色”而不是“领跑产品”
  
  由于各景区的红色旅游产品目前还缺乏主打的精品,总体规模较小,档次较低,产品设计和组合水平不高,缺乏鲜明的主体形象,所以红色旅游产品尽管已对全市旅游业发展带来了促进作用,但在全市旅游产品体系中还处于“跟进角色”。
   
  (九)红色旅游区“各顾各家”,缺少统筹规划,难以形成大气候
  
  主管部门尚没能统筹规划,各个红色旅游景区在建设发展的过程中还没站在全局的高度具体落实,这样在主打路线的选择、旅游品牌的树立、旅游项目的策划、旅游产品的开发等方面没有形成大局和长远的战略。
  
  三、关于百色市红色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一)政府要多方争取资金,加大投入力度,打好红色旅游基础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首先应该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要有建设好、利用好教育基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应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民营资本参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后勤配套设施的建设 ,加强与省市旅游部门或旅游公司联系合作, 增强基地自身经济实力,拓展自身建设和发展的空间。各景点除积极争取国家、政府的各种资金外,还要树立市场意识,广泛吸纳社会投资(包括投资商、当地居民、社会团体等)参与景区建设,包括采取招商引资、股份制开发等方式,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成立专门的红色旅游资金监督与调查委员会,以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 
   
  (二)要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 使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三丰收
  
  按照我区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我市应以生态发展为重点,以经济发展为条件,以社会发展为目的,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要注重生态的保护,一定要在保护环境情况下去开发,去挖掘。并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一方面要进一步增强做好工作的紧迫感,大力推进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努力增加基地的整体实力。一方面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动员社会各个方面力量,加强基地内部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规范服务范围和经营活动,营造干净整洁、庄重有序的参观氛围,使教育基地真正成为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的重要阵地。
   
  (三)提高认知水平,加强开发管理
  
  针对红色旅游多头管理的现象,要尽快理顺管理体制。可借鉴其他景点的成功经验,政府要建立统一的红色旅游景区管理机构,对红色旅游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以使红色旅游真正成为驱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助跑器和动力源。 
   
  (四)加入技术投入,提高教育基地感染力  
  
  要加强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专业的领导班子、讲解员、研究员队伍 , 深化专业教育,不断提高队伍的政治素质、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 。要认真研究自身的历史沿革、馆藏史料,走访革命前辈、烈士遗属、专家学者、民间收藏人士,深入挖掘各种收藏线索,广泛收集文物史料,尽力增加基地的馆藏量。
   
  (五)结合实际,造福当地人民
  
  红色旅游要用“景”吸引游客,“吃”来留住游客,可在澄碧湖景点、迎龙山附近的沿江景点以及码头等地点,开设上规模的农家乐,让游客在游玩中品尝百色的地方小吃,从而带动当地农民富裕起来,使当地百姓受益。
   
  (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
  
  不仅要通过电视媒体、广告、报刊等形式,还可利用计算机网络、举办龙舟节等活动,大力宣传百色的人文历史,使百色的红色旅游深入人心。让人们充分认识到百色地区红色旅游的价值是搞好百色地区红色旅游的关键。□曹东方